日期:2017/7/13 14:08:52 發布:
今年八月份(即傳統的大白條旺季)以后,大白條市場輝煌不再。不但持續了約一年之久的相對分割產品的效益優勢已不復存在,甚至到了十月中旬以后大白條開始跌入了持續虧損的境地。可謂“悲喜兩重天”。
不過這種變化的落差不是偶然的,他是由種種因素構成的必然現象,歸結起來大概有以下幾點:
首先,還是要歸結與全國大白條產量的大幅提升;眾所周知,今年新增了許多中大白條的廠家,一些國內大型分割廠家也因為去年分割行情的低迷而開始將部分生產線改裝成白條生產線。據初步估算,今年第三季度全國大白條產量相比與去年同期至少增長了90%以上(河南產區增長率在80%以上,山東產區增長率約110%,安徽產區增長率約150%,湖北產區增長率約90%,就連徐州產區的增長率也要在50%以上)。如此多的大白條產品投入市場,縱然是面對因活禽控制而使得銷量有所獲益的冷凍市場,也是遠供大于求,紅海血拼而已……
其次,各廠家生產的白條鴨產品良莠不齊,質量也極不穩定。外觀上看似都在水分方面下了大功夫,都蠻好看,但是實際效果上還和一線品牌有很大差距,關鍵是沒有掌握“核心技術”。而且一些廠家由于生產工藝的不成熟和管理方面的欠缺,就會出現“產得少,質量好,產得多,就差得沒法說”的情況。因此,也就會出現偶爾一批低價優質的產品投入市場而吸引了部分終端的眼光,從而造成低價不穩定的產品沖擊市場的情況發生。再者,如此多的廠家加入大白條生產陣營,許多廠家缺乏質量,缺乏口碑,缺乏渠道,唯有打價格戰來搶奪市場。打價格戰的后果是,廠家利潤縮減甚至虧本,產品只會越做越次,最后傷害的還是終端消費者。
另外,九月過后市場銷量的縮減也是原因之一。眾所周知,大白條的優勢市場僅在南方,好行情在7、8月份,今年啟動比較早,從6月中旬就已經開始好轉。今年的大白條行情一度升至10000元/噸。如此長時間且不錯的價位之后注定會迎來巨大的落差,這是規律也是必然。進入秋冬季,吃鴨的會相應有所減少,夏季不得不吃的鴨子進入秋冬未必就那么重要了。而且,據市場調研(非官方消息)得知,目前廣東地區,原先高調實施的活禽限宰令并非特別成功,有松動的跡象,部分市場小規模的活禽屠宰又悄悄地復生了。這說明活禽市場還是有他自己的生命力,是凍品不能完全取代的。
最后,還是要歸結于行情。自從“假羊肉”事件之后,最受傷的應該就是生產鴨胸肉的分割廠家了。鴨胸價格大幅下滑,邊腿也持續賣不上價。持續的虧損注定會帶來思路的轉變。而正好去年的大白條又“風景獨好”,加上同為大鴨屠宰,養殖方面擁有一定的共性,因此改線也就方便得多。
公司地址:江蘇省徐州市豐縣河濱北路8號
市場部:0516- 80396977
傳 真:0516-68893899
郵 箱:jiaheshipin8888@163.com
網 址:www.0538lipin.com